李裕伟表示,国家目前仍然处于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和城市化的高峰期,对矿产品的需求仍然以较高的速度增长。
几个回合下来,受伤的恐怕不止是煤企、电企,最终还是老百姓的利益。表面看来,政府的强势介入将缓解电企的亏损,但煤电联动合同几次出台均遭搁浅,到头却来个了煤炭限价令。
笔者认为,国家很难从整体上控制煤价,双轨制在短期内或仍将存在。笔者了解到,除华煤集团、中煤等煤炭企业为央企外,其它煤炭企业均为地方企业,而五大电力集团则均为央企但限价令实施之后,秦皇岛煤价仍持续上涨,最高涨幅为70%。受供需关系影响,电荒的现象或许会再次发生。煤电联动合同规定,当煤价上涨致电价上调,涨幅的30%由电企负担,剩余70%则由国家埋单。
越控越涨的怪圈让煤炭限价令成了一纸空文。众所周知,煤炭行业的市场化交易早已在业界启动。煤炭运销协会的人士说,国家发改委直接限制明年重点合同煤价格的做法,尽管是出于防止通胀的考虑,但与其去年的精神是不一致的。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开始各自打算,纷纷优先考虑省内供应,限制出省。市场仍将考验国家发改委的限价令,也将再次考验依靠一个电子交易平台确定的全国9亿多吨重点合同煤的真假成分。2010年7月,随着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内蒙古伊泰和山西的部分煤炭企业甚至出现了抬高年初签订重点合同价格的行为。对于电厂来说,这一价格明显偏高。
明年的煤炭合同汇总延续使用电子交易平台,但在市场看来,该电子平台上的数据约束力很差。至于价格问题,是价格部门的事。
但到目前为止,煤炭运销协会汇总到的重点电煤合同还是少得可怜。煤炭运销协会人士说,我们只管合同数量,不管价格,国家发改委和铁道部要的也只是平台汇总的结果,然后布置安排运力,但至于平台能否代表企业签订的真实合同,价格有没有附加条件,这些都不是我们所能做的。这是国家第二次在取消煤炭合同汇总会的情况下,放任企业自由对接,不过,放任的前提是一纸限价令。该集团副总裁张凯上个月就已经分别拜访了常年合作的主要煤炭企业,对于2011年的价格和数量,他说,双方心里都已经很清楚了,都是比较稳定的。
另外,五大集团在2011年电煤合同签订中,将不再集中以集团的名义统一谈判和签订合同,而是下属各个地方电厂自己签订,因为这样在应对煤炭大省和大企业的强势方面,会更加灵活。同时发出限价令称,2011年产运需衔接中,年度重点电煤合同价格维持上年水平不变,不得以任何形式变相涨价。2009年底,国家发改委专门发文《关于完善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曾被市场认为是一个进步,政府终于开始放开在每年煤电顶牛中的干预做法。全国重点煤炭的汇总职能,被煤炭运销协会建立的一个电子平台接管,电煤双方只需要填写合同数量、运力落实状况等数据。
但随后的市场并没有给国家发改委太多面子,当年的合同汇总时间不仅大大被推迟,而且在电子平台上显示的汇总指标,最终被发现有些数据根本没有实际签订合同。限制煤炭出省已经成为各地通行的做法。
大连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高级顾问堂景文说,目前为止,煤炭运销协会还没有同意。在煤炭企业看来,上述规定意味着,明年五大发电集团、神华、中煤等重点国企的大合同,已经不需要再谈了,无论合同量还是价格,都与2009年签订的保持基本一致即可。
据悉,煤炭大省山西有关部门也曾明确,省内煤炭资源,一律统一组织谈判确定,严禁煤矿私自出省。这一规定让煤炭企业原本看到政府放开的希望之门再次关闭。煤炭运销协会的人士对本报表示,开不开都可以,眼下来看,似乎没有非开不可的必要。果然,2010年作为明确取消合同汇总会的第一年,仅仅确定了重点合同框架总指标为9.065亿吨,其中电煤7.216亿吨。煤炭企业人士预计,由于限价令和大部分电厂库存的稳定,市场煤炭价格不会像往年那样,出现煤炭订货季节的习惯性猛涨,秦皇岛等北方港口的市场煤炭价格保持稳定,甚至略有下降。在这次煤炭供需衔接会上,河南省政府方面还明确,除湖南等地的个别重点客户外,省内煤炭一律不许出省。
事实上就在会后不久,该省电厂存煤开始告急,17家电厂存煤不足3天,全省电煤库存只有256万吨,远低于冬季最低电煤库存350万吨的警戒线。但这并不意味着,重点合同将没有一点风险。
按照国家发改委通知,2011年中国煤炭合同汇总量为9.32亿吨,其中重点电煤总量为7.69亿吨,最迟要在今年12月31前完成。取消背后国家发改委前不久下发的通知称,引导供需企业将2010年度单笔数量在30万吨以上(含30万吨)的重点电煤合同续延至2011年度,铁路运力配置维持上年水平不变。
国电集团燃料部副主任张圣集说,电厂比较突出的问题在于,重点计划太少,合同兑现率太低,电厂仍然不适应煤炭供应结构变化和市场要求,供应主渠道还没有建立。河南属于电煤供需紧张的省份之一,全省煤炭每年产量2亿吨左右,但是全省的消耗量近4亿吨,有近一半的缺口需要从外省调运。
上述人士说,河南定下这样偏高的价格,有利于从省外调运更多的煤炭,同时有利于保证省内煤炭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在河南之前,贵州也召开了省内煤炭衔接会。此后,这些企业被国家发改委查处并被要求退还多收的价款。江苏瑞华燃料集团长期为长三角地区供应电煤和冶金煤,煤炭主要来自中煤、神华和山西、内蒙的各大企业。
原本分配不均的电煤资源供需关系,正变得更为紧张。煤炭运销协会负责汇总统计每年中国煤炭供需合同。
国家发改委连续两年取消煤炭订货会,放任煤电企业自由对接,但对于今年已经开始对接的企业来说,这肯定不是一个自由的市场。12月6日,河南省煤炭供需衔接会提出,2011年重点电煤合同价格将维持2010年的水平,交易合同价按今年11月22日市场交易价格执行。
记者获悉,原定于本月12日在大连召开的2011年全国煤炭供需合同汇总会议(煤炭订货会的改称,下称煤炭合同汇总会)并未如期举行。根据往年的惯例,一旦市场煤炭价格出现大幅上扬,当初电煤双方签订的重点合同便失去作用,合同兑现率大大降低。
紧接着陕西省也召开了省内煤炭衔接准备会议,目前已经明确,2011年煤炭衔接期间,省内煤炭不得外运,优先考虑省内需求。因此,国家发改委发出《关于做好2011年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不仅规定煤炭合同价格维持不变,而且铁路运力配置也将维持上年水平不变以上探讨的是我国限制焦炭出口的非关税措施,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我国2005年以后将逐步减少非关税措施,所以关税调整已成为实施进出口调控的主要方法,对于焦炭也不例外,如从2004年至今,我国陆续实施调低焦炭出口退税率、取消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从2008年8月20日起我国焦炭出口加征40%关税等措施,旨在抑制我国焦炭这种资源性产品出口。目前企业可在网上申领出口焦炭配额许可证,正式领取证时,须持出口合同(正本复印件)。
4、边贸企业,2008年以前商务部核准当地省级人民政府推荐不超过3家有焦炭经营能力的边贸企业,2009年至今减少为2家。3、西部推荐企业要求每个西部省区只能推荐一家,如果西部企业达到焦炭资质要求的一般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标准后,不允许该企业享受西部推荐企业优惠待遇。
第二级、焦炭出口配额焦炭出口配额就是焦炭出口数量,其管理形式依据原外经贸部2001年第12号令《出口商品配额管理办法》。(3)西部推荐企业,2006~2008年每年均有一般贸易焦炭出口实绩(以海关统计数字为准)的西部地区可由当地省级人民政府推荐1家有焦炭经营能力的企业。
(二)、焦炭出口配额许可证签发机构和签发凭证依据商务部《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分级发证目录》,焦炭出口许可证签发分三级:(1)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简称许可证局)负责在京中央企业(2)许可证局及商务部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简称各特办)负责地方企业(3)边境省、自治区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地边贸企业。(三)、焦炭出口配额许可证签发时间、有效期和数量各发证机构自当年12月16日起开始签发下一年度的焦炭出口许可证、一般许可证效期不超过6个月、需延期也不超过本年底度12月31日。